12月27日,应我校能源研究院的邀请,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催化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傅钢教授应邀来我校做学术访问和交流,并在我院1517报告厅做了题为“纳米表界面催化加氢的调控机制”的学术报告。能源研究院副院长何志霞教授主持报告会,能源研究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学院等相关学院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上,傅钢教授围绕“纳米表界面催化加氢的调控机制”这一主题,详细阐述了在不同纳米结构中催化加氢的机理。傅钢教授首先从多相催化的原理出发,介绍了多相催化中不同体系的氢分子解离机理,观察到在加氢体系中,氢分子的异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此机理的启发,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实验精准调控,实现催化加氢性能的大幅提升。傅钢教授在报告中提出“理论做加法,实验做减法”的新研究范式,依据实验表征结构,构建合理的理论模型,进行机理研究,从原子分子水平上阐明界面协同的科学内涵,并在理论与实验匹配的基础上开展催化剂设计。报告结束后,傅钢教授与我院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并参观了我院实验中心。
傅钢,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催化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2011-2012年作为访问教授前往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院与Philippe Sautet教授进行合作交流。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是纳米表界面催化的理论研究,从事多相催化的理论研究,主要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从实际复杂的催化体系中抽提模型,应用密度泛函理论深入研究复杂催化体系表界面电子结构及其协同催化机制。深入认识表面有机配体对催化加氢选择性的调控机制,发展了表面配位化学的概念;先后在Science(2篇),Nature Mater.(1篇),Nature Commun.(4篇),J. Am. Chem. Soc. (3篇),Angew. Chem. Int. Ed.(2篇),Chem (2篇),ACS Catal. (2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研究专长:纳米表界面催化的理论研究、多相催化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