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报告主题:In-situ understanding on C-Dots based photocatalysts
专家姓名:康振辉
日期:2025-2-24 时间:14:00
地点:能源研究院1517报告厅
主办单位:能源研究院
主讲简介:康振辉,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碳量子点功能材料研究,集中于碳点的大规模可控制备,性质调控以及催化特性,建立了复合光电催化界面电子传输动力学表征的新方法,开发出宽时域光电瞬态原位表征的原理样机。在Science,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Electronics, Nature commun等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论文他引5万余次。2018-2024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交叉学科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篇论文获评“2015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研究成果获评“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3年国际先进材料学会会士,2021年国际先进材料学会奖章,2019年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18年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7年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4年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2年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研究成果曾多次被《Science》、《Chemistry World》、《NPG Asia Materials》、《Current Science》等杂志,以及Nanotechweb.org,Physicsworld.com等国内外科学媒体作专题报道。
主讲内容简介:纳米碳点(C-dots)是一类尺寸小于10 nm的新型碳纳米材料。近年来,关于碳点的制备、性质和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碳点的原材料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同时具备优异的光化学特性、低毒性、易官能团化等优点,使其成为多种光催化反应的理想绿色替代品。然而,由于碳点微观结构的复杂性,目前对其内在机制的理解仍不够充分。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介绍碳点的基本特征,包括其结构、组成和形貌特点,并深入探讨其光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带隙、手性、光生电势和电子阱效应等关键性能。此外,还将介绍一些新兴分析技术,如瞬态光生电流(TPC)、瞬态光生电压(TPV)和机器学习(ML),这些技术为揭示碳点的独特性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尽管碳点的基础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但其应用前景广阔。通过探索其实际应用,不仅能够解决具体问题,还将进一步深化对其内在机制的理解,推动碳点从基础研究向实际应用的转化。
欢迎师生参加!